李开复谷歌创新遇到“官本位”文化

乌鲁木齐用友软件 | 2021-11-17 16:23:03

     李开复:谷歌的创新符合“官方标准”文化。谷歌的一项重大变革是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“创新工厂”,但中国员工习惯性地希望老板发号施令

    “20%的创新是不够的,”一位美国工程师推开李开复的办公室说。他想改变这种状况。第二天,在谷歌中国大厦,这位工程师召开了一次员工会议。会前,他做了一场戏剧性的表演:他把所有主任级别的工程师都赶出了会议。然后,一位在谷歌内部以擅长20%创新而闻名的人说:“和我一样,你也有同样的权利。20%的创新就是赶走他们,然后你可以做更多的20%创新。”

    这是一个毁灭性的时刻。就像谷歌的许多破坏性举动一样——一位工程师曾要求与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共用一间办公室,这触动了谷歌的中国员工。平等,授权,自下而上,打破“特权阶级”,这是谷歌的创新秘密。一些人将谷歌创新称为德鲁克的理想——“工作应该反映人们的社会价值观,如机会、社会互动、身份和个人满意度,而不仅仅是反映成本和效率等商业价值观”。其核心是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“创新工厂”,拥有源源不断的新理念。它更近的革命性产品是“云计算”。

    但当谷歌式的“创新”与“中国”相遇时,

    谷歌中国在业绩、市场份额和创新方面都弱于其中国竞争对手百度;与美国相比,谷歌中国缺乏颠覆性创新,这甚至成为人们对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普遍质疑的焦点。谷歌中国创新的缺点是什么面对“中国企业家”的问题,谷歌全球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反对:“我不同意你的观点。”李开复表示,为了在中国实施谷歌式的创新,他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战略。

    创新的“中国差距”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

    与在美国的表现相比,谷歌中国仍然缺乏颠覆性创新。

    您是否与两位创始人进行了内部讨论中国的缺点和调整是什么

    施密特:首先,我对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观点持不同的立场。这里我可以给你举一些例子。我们的中文搜索方法和谷歌翻译是颠覆性的创新。还有“安卓平台”,它属于我们在移动领域的创新。将来会有更多的事情发生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你的大部分经历都是在西方跨国公司:苹果和微软。自9月份成为谷歌中国总裁以来,你遇到的更大冲突是什么

    李开复:实质上,,

    我认为创新本身没有国界。

    创新模式可以在任何国家边界形成。然而,有些人可能无法适应,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。苹果式的创新可能依赖于“大老板”疯狂、伟大和激情的创新,然后激励员工集中所有力量来实现。微软式的创新可能是如何打造一个好的研究所和一个好的产品部门,然后由总工程师将这两个部门结合起来。谷歌创新拥有非常强大的价值观和理念。以员工能够理解的方式描述这些想法和策略,然后自下而上,

    让每个人都能平等、自由、分散地进行他更热情的创新,

    给他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做。

    因此,苹果创新这三种创新模式可能会更快地在中国扎根。谷歌式的创新在中国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。例如,员工可能习惯性地希望老板发号施令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在中国更难吗

    李开复:把权力下放给员工,在谷歌中国遇到一些问题。首先,员工不一定相信这一点。怎么可能呢老板有权不给我。第二,即使你把权力委托给我,如果我做得不好怎么办

    我不相信你说你不惩罚我。第三,员工会觉得他们仍然需要大老板指出方向。

    面对这些疑问,,

    这可能使这样的系统无法运行。一种方法是你一进来就用武力。一种方法是说服所有人,然后以身作则证明这是真的。我想我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的一部分。另一种方法是稍微修改期望值。一开始,80%-90%可能是自上而下的创新,一段时间后,50%可能是自下而上的创新,然后70%可能是自下而上的创新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你曾经提醒过“管理者应该始终保持自律,不要有‘特权阶级’的风格”,但在中国,

    创新往往依赖于这种天才或特权阶层。“特权阶级”对创新有什么危害

    李开复:

    它有很大的危害。首先,你是一个特权阶级,这意味着你的地位不同于其他人。如果其他人将来想做什么,他们必须先问你。只有在你支持它之后,你才敢做它。

    其次,更严重的问题是,如果你与此人关系密切,你可以直接问他,但此人通常可能高高在上。下面有数百名、数千名和数万名员工。每个人都在猜测他会怎么想,但每个人都会猜错,因为所有的沟通渠道都不畅通。

    此外

    特权本身与授权和分权是矛盾的,所以如果你想拥有特权,就不能授权。这样,,

    员工认为他们没有获得授权,这可能会破坏创新模式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在中国,哪些公司通过这种“特权阶层”的创新而成功

    李开复:史蒂夫·乔布斯是特权阶级的创新。他也很棒。我并不是说一种模式必须比另一种模式更好,而是说特权阶层的创新可能有其自身的前提:首先,特权阶层必须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人或能够找到创造力的人;第二

    一个有特权的人需要每个人都让他相信这个人比我好,我愿意跟随他;第三,他应该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激情。事实上,这并不容易做到。即使他们这样做了,

    可能仍然存在一些风险,例如沟通不畅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如果中国背景下的创新管理能让公司更具创新性,你有什么关键词吗

    李开复:

    第一点是理解什么是创新创新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广泛的创新。创新商业模式、产品和技术,甚至重新组合他人的概念,也是一种创新。

    第二

    我们应该尽早制定自己的创新模式,并根据您的创新模式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、不同的管理者、不同的培训和不同的人才。

    第三,我们应该摆脱这种“官方标准”

    思考——成为一名管理者,控制一群人,控制一群人。管理者的工作是创造一种氛围和环境。原因很简单。任何一家公司,比如一家有10000人的公司,都不能一个人创新,而让个人合作。即使创新不能像谷歌那样完全自下而上,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创新空间。

    第四,有用性比创新更重要。

    创新很重要。你做了一件很有创意的东西,但它是无用的,所以没有价值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中国企业普遍害怕技术创新。在创新方面,他们不善于当领导,,

    但他们善于做一个追随者,而且他们很好地跟随。你怎么认为

    李开复:事实上,我们不必太挑剔。谷歌不是第一个做搜索的,我认为如果你把技术创新作为唯一的目标,那是非常危险的。

    如何管理“优秀工程师”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你如此强调平等、赋权和打破“特权阶级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与你的个人经历有关吗

    李开复:当我还是一名研究员时,我的博士生导师说:“我不同意你的观点,但我支持你。”。也就是说,我认为你所做的是错的,但我还是让你去做。没有比这更分散、更周到的风格了,

    这对我有很深的感情。此外,时间的检验也证明了这是正确的管理方法。许多数据向我证明,如果你以错误的方式管理一个大型团队,你只会得到负面的结果。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,我必须做正确的事情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在公司创新方面,你更依赖有才华的员工还是大型团队

    李开复:

    天才和团队之间似乎存在矛盾:首先,

    天才工程师和普通工程师之间的生产率差异可能是100倍或1000倍。第二,团队越大,就越不适合太多的人才,因为他们会产生纠纷和摩擦,降低生产力。

    一些公司将建立“一个天才,多个普通工程师”的体系。但谷歌认为这避免了第二个问题,但第一个问题将是严重的。因此,我们更愿意雇佣所有有才华的工程师,然后让团队不要太大,增加透明度,并诚实公开地讨论、辩论和解决问题。而小团队本身将减少浪费和重复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

    管理有才华的工程师一直都很困难。

    李开复:优秀的工程师需要管理者做什么:1。提供资源保护他们,减少“无聊的事情”(太多的流程和会议,所以谷歌中国推出了“周四不开会”

    )为他们组织一种保护。2.更多的权力下放,更少的管理,而不是微观管理。天才工程师不想被“领导”。天才工程师认为他们不需要管理,也不感谢领导的管理。3.了解个人和团队的贡献(这样他们的“天才发明”才会受到赞赏,否则与牛对打琵琶会让人非常沮丧),并公平地奖励更大的贡献,

     , , . 4. , . ,

     ' , -- .

     . "" " " , ,我们需要知道,一流人才雇佣一流人才,而二流人才雇佣三流人才,因此,一旦组织中有了一流人才,你就会走下坡路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除了管理这些有才华的工程师,你在哪里花费的精力更多

    李开复:

    建立创新文化。让每个人真正了解我们是什么样的文化和环境,我们应该做什么,不应该做什么。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,当你管理一个小团队时,你的工作就是做决定;当你是一个更大的团队时,你只能创造一种文化,然后剩下的就是下放权力,让其他人做他们喜欢和更适合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中国企业家:创新的另一个魔鬼是:如何持续创新

    李开复:公司里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坏习惯。其中之一是,老板总是做决定,而老板必须做所有的创新。另一个坏习惯是我不得不雇佣很多像我一样的人,我信任的人,

    我认识的人,还有所有创新的人。当一个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,它必须是多元化的,具有不同的人才和不同的管理。

    李开复刺激“自下而上”创新的七大秘诀

    打破“特权阶级”。如果你想让每一位工程师都成为创新先锋,你必须摆脱官方标准的思维。

    进一步下放权力,

    少管理,决不微观管理。

    20%的创新时间。20%的时间从事他们喜欢的项目或技术工作。

    减少“无聊的事情”——过多的流程和会议;提供一种保护——其他部门找茬,大老板提出不合理的官僚要求。

    小团队可以进行大的创新。团队越大,就越不适合太多的人才,因为他们会产生纠纷、摩擦,降低生产力。

    激情与其让员工带着激情去做一个重要的项目,还不如让员工带着激情去做一个重要的项目,因为前者可以激发员工150%的才能,后者只能激发员工50%的才能。

    这也是更重要的一点:

    创新的激励不能耍花招。给创新者应得的奖励,而不是空洞的赞扬。

    

    

本文来源 :用友畅捷通全国服务联盟,原文地址:/yonyou/wlmqyyrj/2193.html